重磅消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入围新一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

4月27日
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有序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该方案中发布了新一轮的国家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名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榜上有名。
方案显示,在第一批 8 个试点省份基础上,综合考虑工作积极性、医疗资源现状、转外就医比例等因素,加强西南、西北、华北、中部地区布局,扩大参与省份,新增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广西、海南、重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 12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范围,基本覆盖病患输出大省和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省份。
长期以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作为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的“国家队”和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医院,始终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现代化发展合力以及同行业竞争实力的同时,还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抗美援朝、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援、特大事故救治、抗击新冠等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尤其是2021年以来,吉大一院充分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全面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不断提高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凝心聚力谋发展、改革创新激活力,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提出了新理念、破解了新挑战、趟出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绩。

01

基础扎实
综合实力位居前列
2021年度门急诊578.6万人次,出院人数27.7万人次,手术例数19.2万人次。Nature出版集团公布的2020年中国医院“自然指数”排行榜全国医疗机构排名第30位,东北三省第一;《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全国第38位,吉林省第一;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综合排名全国第27名(2020年),吉林省第一;第四届“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第17位(2020年),东北三省第一;中国综合医院手术量全国第5名(2020年度),东北三省第一;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45名(2020年度),吉林省唯一百强;国家卫健委医患“双满意”排行榜全国第2名(2020年度),东北三省第一;医信天下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榜全国第17名(2021年),吉林省第一;在近几年丁香园医学网站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综合排名中,均名列全国前十。

01

学科建设步伐稳健
有着比较突出的传统优势
吉大一院多个学科具有领先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较高国内知名度。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学科排名中,烧伤外科学位列全国第6,神经外科学位列全国第7,另有肾脏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学、变态反应学、儿科学、皮肤病学、神经病学、重症医学、急诊医学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
在2021年公布的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中,吉大一院神经内科、传染病科、神经外科、整形科4个学科进入过提名。
在北京大学公布的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中,吉大一院有12个学科进入前15名,其中神经内科全国第8名,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居全国第9名。另有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肾病内科、血液科、骨外科、泌尿外科、儿科分别位列11-15名。
2021年医信天下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单中,吉大一院肝胆科排名居全国第3名,东北地区第1名;神经内科排名居全国第4名,东北地区第1名。
2020年,神经疾病、儿童疾病、传染病以及呼吸疾病等专科被遴选为委省共建区域医疗中心。
目前正在申报神经病专业与传染病专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完成纸质材料提交与电子材料网上填报工作。
吉大一院现有血液系统疾病、放射与治疗、代谢性疾病、耳鼻喉疾病、检验医学5个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

01

师资科研力量雄厚
赋能创新直击前沿
吉大一院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人才储备以及突出的临床教学能力和雄厚的科研能力,能够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技术力量,输出和培养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现有高级职称1200余人,研究生导师73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5人,国自然优青获得者2人,海内外高层次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优秀教学名师等在内的各级各类高端人才40余人。2021年改革人才招聘政策,吸引和招揽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优秀博士、硕士来院工作,提高人才队伍潜力,打造人才高地。
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7个(专科护理、重症医学、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手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消化科、呼吸科、急诊科、肿瘤科、感染病科、整形外科、老年病科),国家师资培训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心近20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0余项,承担国家级项目400余项。近五年,发表中科院分区小区二区以上文章1220篇。

01

务实下沉服务
持续输出优质医疗资源
医院务实下沉服务,持续输出优质医疗资源。吉大一院吸引外省患者来院进行门诊、住院治疗,医院外转患者人数远低于其他医院平均水平。
——多学科团队支援武汉等多地抗疫。2020年至2021年,医院派出20余支队伍千余人次先后支援湖北武汉、内蒙古满洲里、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日喀则、黑龙江哈尔滨等地的抗疫工作。以“搬家式“救援、一线”四大发明“等多次受到央视报道。吉大一院是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中全国5个获奖“大满贯”医院之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中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支抗疫医疗队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中国五四青年奖章”“2020年中国医院科学抗疫创新团队奖”等荣誉。援武汉国家重症救治医疗队领队、党委书记吕国悦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医生”等荣誉,多人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白求恩式医生”“抗疫先锋”“吉林好人”等国家及省市各级荣誉。
——构建吉大一院梅河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协作模式。吉大一院共有医联体成员单位120余家,联系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个专科联盟,为包括吉林、内蒙古、贵州在内的多家基层医院提供服务,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1年9月吉大一院与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开展“医院与政府”合作,挂牌成立吉大一院梅河医院,这是国家委属委管医院紧密型托管模式在吉林省的首次尝试。已经有两批次23个科室50余位专家真正下沉服务、沉浸式带教帮扶,促进医疗同质化,推动学术前沿化和临床技术先进化。4个月累计开展规范化治疗和新技术、新项目93项,开创了梅河口医疗历史上的多个“首次”,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2021年11月吉大一院梅河医院位列全国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排行榜全国第38位,提升了160余名。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各项数据与2019年和2020年同期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相比去年,门急诊量增长23.9%,出院患者数增长17.2%,手术例数增长30.6%,三四级手术例数增长32.6%,上转诊人次下降7.1%,外地到梅河医院门诊看病的患者数增加67.1%。吉大一院梅河医院的发展模式就在吉林省形成了示范引领效应,20余家医院前来参访交流梅河医院管理模式。吉大一院已与多家医院加强紧密型专科联盟合作。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激发创新活力。医院与60余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在药物研发、医疗仪器设备、医用材料、人工智能、体外诊断等领域开展合作,搭建工程化平台15个,创新研发项目580余项,开发产品113台(件),授权知识产权2200余项。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项目25个,促成技术合同62个,孵化公司5家。创新转化项目荣获“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等比赛一二三等奖12项。
——器官移植中心为百姓提供实惠。医院稳步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和器官捐献来源的肝脏、肾脏移植工作,是吉林省唯一一家具有肝移植、肾移植资质、脑死亡判定质控合格医院、吉林省器官获取组织、吉林省眼库所在单位,器官捐献与移植总量位列东三省第一,全国前十。移植的例数、成功率、患者的长期存活率等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多次派出专家团队为其他省份提供肝移植等技术支援。2021年7月,成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向前迈进。2022年,“器官移植与移植免疫”研究团队成为首批“学术特区”团队,致力于大项目、大成果和培养人才。
——多学科骨干援藏、援疆、援贵、援青、援萨摩亚。医院积极参与援藏、援疆、援贵、援萨摩亚等支援工作,先后选派多批骨干投入到对口支援单位的医疗、科教和管理工作中,各项支援成果得到各方一致好评。派出援疆、援青干部分别支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支援工作,受到好评。2020年吉大一院巡回医疗队多年走进贵州坚守1个月,先后转战4个市县、5个乡镇、7家医院,开展教学查房、授课培训、手术示范等500余例,为近900名群众义诊。2019年至今,派出两批医生支援萨摩亚,累计服务门诊患者5500余人次,住院患者10000余人次,并且成功完成了萨摩亚医疗史上首例开颅手术,填补了技术空白。
——建设保障“互联网+健康”服务。吉大一院深化“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2020年获批吉林省首家互联网医院,2021年7月成功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
——北方四省第一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冲锋在前。医院拥有北方四省第一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拥有紧急救援车队和多学科医护团队,多批医务工作者在国内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救治工作中冲锋在前,救死扶伤,支援武汉多家方舱医院建设,多次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赞誉。

01

依托需求紧迫
实力雄劲的专科推进稳步输出
按照方案要求,围绕重点疾病和薄弱地区,加强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加快形成区域医疗服务“高地”,最大限度减少异地就医。
吉大一院将依托百姓需求紧迫、实力雄劲的专科,统筹布局、持续推进、稳步输出。充分发挥专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协作帮扶形式、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作平台、加强专科联盟建设,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全国先进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取得明显成效等目标,为全国范围内重点病种跨省、跨区域就医大幅减少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